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
欢迎进入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官网! 今天是202144

人道  博爱  奉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活动 - 造血干细胞捐献 -正文

首次!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两名志愿者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

时间:2024-05-17 浏览量: 作者:

  5月13日上午,呼伦贝尔市两位志愿者唐志勇、张凇源同一天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成为呼伦贝尔市第43和第44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了两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为他们带去生命的希望。这也是呼伦贝尔市首次出现两位志愿者同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5月15日,唐志勇、张凇源捐献造血干细胞凯旋归来。市政府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孙微、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贞、市文旅局副局长贾永生、海拉尔区副区长张艳华、牙克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荣斌以及市、区两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捐献者代表赴机场迎接。

  1980年出生的唐志勇,在呼伦贝尔市经营着一家旅行社,2008年,当时还在读大学的他就经常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献血活动,并在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意义,当即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说,“只是想着只要能去帮助别人,我就义无反顾。”2024年5月,入库16年后,唐志勇与患者初配相合,他毫不犹豫,坚决捐献。他对大家说:“16年了,我终于等到了!”唐志勇得知他是患者唯一一位供者的时候,捐献的决心更加坚定。经过5个半小时的采集,唐志勇最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50毫升。当天夜里,这份“生命种子”将输注到患者体内,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张凇源你好,你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请问你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这名患者的生命?”“愿意!”,张凇源接到了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没有犹豫,坚定地表示同意捐献。他说“我没有过多思考便决定同意捐献,原因也很简单,纯粹是因为我想帮助他人。人生在世,如果有机会,总得做些有价值的事情”。今年27岁的张凇源于2021年6月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4年4月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经过再动员、高分辨、体检阶段,顺利走到捐献。 为了让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张凇源加强对身体的健康管理,坚持锻炼身体、清淡饮食,为另一个等待重获新生的生命随时准备着,最终,张淞源成功采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扎针疼不?”“不疼,放心吧。”“我也不疼。”“小意思,没问题”,13日上午8时许,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唐志勇、张凇源相互打气。躺在采集室病床上的两位捐献者,不时聊上几句,一脸轻松。他们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相识,从5月9日开始打“动员剂”起,他们聊得最多的就是捐献。

    唐志勇、张凇源用他们的爱心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他们的成功捐献,实现了全区首次来自同一盟市两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日同时捐献的突破。“两位捐献者同时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在我市是第一次,并且在全自治区也极为少见。”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道。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表示,志愿者捐献通常按先后排序,多人在同一天捐献时,则依据采集计划确定,谁的采集计划在前,例数就靠前。

 虽未曾谋面,却血脉相连;虽远隔千里,却心手相连。他们用自己的大爱情怀延续了他人的鲜活生命,虽然他们远隔千里、素昧平生,但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演绎了人生最美的邂逅。

    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始于2004年。20年来,已有8623人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每一位捐献者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捐献者”这个名称的背后,不仅凝聚着生命的希望,更闪烁着博爱的光芒!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已经成为呼伦贝尔有爱城市、文明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希望更多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挽救生命!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